123
分院公告
分院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院公告 >> 正文

2022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发布者: 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1-18  浏览:


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根据学院期中教学检查的总体部署,信息与机电工程分院通过组织学生教师座谈会;2022年季教学实施材料抽查;2022季学期课程考核材料抽查;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检查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出题情况检查等方式对分院当前教学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1. 2022年季教学实施材料:

随机抽查8位教师进行过程考核内容检查,按作业形式分类,有6个教学班是电子稿的作业形式,2个班是作业本的形式。经分院教学检查组3位老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总体良好,但还是存在个别同学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导致老师无法批改的情况。任课老师都能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作业布置以及批改,但是也存在评分标准不够详细或者批阅不够规范的情况,评语较少尤其是陈家创老师,电子作业没有批阅和评分。记分册登记情况相对较好,基本都有考勤和作业的记录,但记录的次数还有待加强。分院已经把检查结果汇总,分发给相关教师进行改进。抽查课程名称具体见下图1

课程

教师

班级

人数

C语言程序设计

杨婷

计算机类2203

35

电路设计与制版

余亚东

电信2001

34

工业机器人技术A

骆永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1

23

模拟电子技术

嵇敏

自动化2101

39

数据结构

董卫萍

数据科学2101

48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A

冯剑炳

网络工程2001

34

液压与气压传动

郑红梅

机自2121

42

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

陈家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104

29

图1教学材料检查名目

 

2. 2022季学期课程考核材料:

随机抽查10位教师进行期末试卷检查,按考核形式分类,有4门为考试形式,6门为考查形式。从抽查情况分析,期末材料基本齐全,但存在缺少期末考核分析或者分析不够扎实。试卷质量及评阅中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外聘教师,对错的批阅不够规范期末成绩统计结果与预计的偏差普遍较大。考核材料相较于考试材料规范度更欠缺一些,在批阅和质量分析上有较大进步空间。其中刘鹏程老师的《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评分标准详细,批阅详实,记载规范,取得了满分的结果。

抽查课程名称具体见下图2

课程

教师

班级

考核方式

Python数据分析

陈一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03

考查

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刘鹏程

计算机2011

考查

工业机器人应用及仿真B

黄朝阳

机械电子工程1901

考查

机械工程材料

洪志权

机自2121

考试

开源大数据技术基础

李亚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3

考查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

冯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1

考查

数据库原理

何跃

数据科学2001

考试

数字信号处理

于梅

电信1902

考试

私有云技术与应用

王刚

网络工程1901

考查

自动控制原理

庞章炯

自动化2001

考试

图2. 课程考核检查名目

 

3.毕业设计检查:

11月2日,信息与机电工程督导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资料检查。分院2022届毕业生共381人,科研作品替代38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共35人,外聘教师11人。毕业设计一共出题385个,审题通过342个。腾讯云互联网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慧科企业指导教师5个,平均每个企业指导教师带20个学生数,分院配比第二指导教师11个,平均值第二指导教师10人学生数。分院督导小组对2022届毕业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三大件进行中期检查均符合规范。2023届毕业生共415人,参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共414人(有1位重修的同学,有两位已完成毕业设计的编下同学)。分院于11月16日进行了2023届科研作品替代答辩,分院督导参与抽查,有78人申请,因疫情线上答辩1人,放弃答辩1人。截至当日,已出题362个。

 

4.学生座谈会

11月1日进行了分院学生座谈会,各班级共计28个学生代表参加,分院教学副院长分院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参加本次座谈会。学生谈到以下问题,分院能解答的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转交相关教师落实。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也都一一转发给相关任课老师了。

教学场地方面,学生提到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老旧。教师反馈:实验室一直在建造中,有望在下一次实验设备采购时进行更新。15-402的机房U盘容易中病毒。教师反馈:会安排相关实验人员对所有电脑进行一个系统的杀毒工作;学生反映实验室15-505卫生比较差。教师反馈:因为实验设备较少,所以这个实验室比较忙碌,总是有课程在进行,会安排打扫卫生,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爱护我们的教学楼和各个教室,不将垃圾遗留在教室。同学还提到公共机房电脑老网络差的问题;教师反馈:我们本学期的课已经尽量安排在分院的机房了,个别时间冲突的机房不够只能去公共机房,以后会注意优先安排公共机房中好的那些教室。

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提及部分老师的课程枯燥,同学们对理论性多的课程积极性不高学生到课率低,特别是晚上的课程,不听课现象普遍;老师布置的大作业任务重且时间紧凑,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和进度,作业提交率低。比较多的同学提到了数据结构和C语言的课程比较难,学习有些吃力,班级较多同学跟不上进度。同学们的意见均已告知任课老师,老师反馈会及时进行调整改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有问题可以联系任课老师

学生还对早晚自习提了一些建议,希望早自习的时间延长一些以便能完成更多的事情,也希望晚自习能有老师能过来解答一些学习疑问。

 

5.教师座谈会

119日下午,信息与机电工程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对分院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德师风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结合学生座谈会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有老师提出,学生旷课的问题较为严重,但是大班教学的情况不可能每次课堂都点名,太浪费时间了,课堂时间宝贵,只能抽点,也知道同学们有帮忙签到的,但是没有有效的措施管理。对于这个问题,不少老师表示了同样的困扰,老师争分夺秒讲课,同学们随随便便听课,作业抄袭情况也比较严重,大学学习需要同学们的自制力,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多一些积极性有老师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多下功夫,在课堂中增加互动,让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能及时给老师反馈,教学相长,作业也要设计得有创造力一些。还有老师提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机房分别都不能很好得满足教学,希望能将实验室和机房融合得更好一些,虽然现在也有,但是电脑数量不够,影响教学效果也有老师对分院新建的机房提出了表扬,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针对到目前为止还未返校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尤其是考虑到后续的期末考试,老师们都表示愿意个别辅导学生,特殊的实验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导书和教学视频,但是考试没法实操。目前,分院已将相关学生的课程进行梳理,与任课老师沟通,除此之外,我们也会积极联系教务处,同时与未返校的同学们联系,征求同学的想法与意见,结合教学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学生座谈会情况汇总

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

1.学生之间帮签到问题严重;

2.15-402机房U盘总是中病毒

3.15-505教室卫生条件太差

4.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老旧

5.数据结构比较难,编程题目讲得快,学生听不懂

6.希望课程中多一些实操练习和阶段性测试;

7.C语言老师上课进度太快,同学们普遍表示不能消化知识;

8.早自习20分钟太少,做事情没有成效;

9.冬令时下午1点10分上课,时间太紧迫,5、6节上体育课的话人会不舒服。

分院意见及拟采取措施

1.与学工线及时沟通,加强对学生课堂到课情况的管理;

2.会安排相关实验人员对所有电脑进行一个系统的杀毒工作;

3.会安排打扫卫生,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爱护我们的教学楼,不将垃圾遗留在教室;

4.实验室一直在建造中,有望在下一次实验设备采购时进行更新;

5.反馈给任课老师,要求任课老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程度调整课程进度,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有问题可以联系任课老师;

6. 分院会与教务处联系,提出排课建议。

 

 

 

 

 

 

 

 

 

教师座谈会情况汇总

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

1.学生旷课的问题较为严重;

2.学生听课效率低,作业抄袭,学习没有积极性;

3.老师提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机房分别都不能很好得满足教学,希望能将实验室和机房融合得更好一些,虽然现在也有,但是电脑数量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4.目前为止还未返校的同学后续课程和考试该如何安排。

 

分院意见及拟采取措施

1.与学工线及时沟通,加强对学生课堂到课情况的管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点名;

2.需要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多下功夫,在课堂中增加互动,让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能及时给老师反馈,教学相长,作业也要设计得有创造力一些;

3.对实验室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或升级,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老师和学生都满意。

4. 分院会联系教务处,同时与未返校的同学们联系,征求同学的想法与意见,结合教学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版权所有:信息与机电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