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分院概况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院概况 >>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3+1”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编程与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胜任在计算机软件公司或IT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应用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技术运维、管理或其他计算机相关的岗位,具有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爬虫与数据收集等。

 

 

网络工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定位符合现代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代表了先进的现代化网络工程领域的主流和前沿,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特点,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能胜任在网络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和安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Linux操作系统应用、云数据库应用、JavaWeb云端开发实践、公有云技术与应用、公有云运维实战等。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特色】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现有通信、电子、信号等十几个专业实验室,满足电信专业的教学、竞赛、科研需求。毕业生“软硬兼施”,就业质量、薪酬、职业前景良好。

【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具备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测试、维护的能力。面向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领域系统设计,应用开发、技术应用、运行维护等岗位,具有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自动化

【专业特色】遵循“工程导向、学科交叉、产学结合、协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控制优势,着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和机器人工程的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控制技术为核心,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网络技术,从事自动生产及人工智能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运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开发基础、智能无人系统、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特色】遵循“工程导向、学科交叉、产学结合、协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先进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数控实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胜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开发、设备生产、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及仿真、工业机器人控制实训、微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特色】“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长三角,服务环杭州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需求和国际数据科学学术前沿,基于校企协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技术前沿的课程体系,实行动态更新的课程设置,注重与现有学科和专业互通,产业与专业共融,推动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等能力,能够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数据采集与挖掘、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应用、数据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大数据开发技术、Python数据分析、海量数据分布式开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

 

版权所有:信息与机电工程分院